广州海洋实验室于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召开GML第三十届“南海纵横”学术沙龙,邀请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唐小南博士、李柏良博士作学术报告。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们参会交流。
一、会议日程
时 间: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9:30-12:00
地 点:广州海洋实验室1楼102会议室
腾讯会议:118-421-954
主持人:屈建军研究员
二、报告安排
报告人:唐小南 高级副教授
主 题:植被河道流速预测的分析模型
时 间:9:30-10:45 (包括讨论时间)。
报告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关于河流植被的研究也日益广泛。以往针对河道刚性植被的研究,多以均匀植被为基础展开,针对混合植被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从刚性植被覆盖区域的水流特征入手,探究混合刚性植被与均匀刚性植被对水流影响的差异,深入理解植被对水流流速的作用机制,已成为当前植被水流领域研究的关键方向。本次报告将重点介绍植被对水流流速的影响,着重阐述预测植被水流的流速分布模型,以及该模型在几种典型植被条件下的应用情况。这一内容将为深入理解植被水流阻力、开展河流泥沙等相关问题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报告最后还将对植被水流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报告人:李柏良 副教授
主 题:热带海岸风沙过程
时 间:10:45-12:00(包括讨论时间)。
报告摘要:海岸风沙过程是热带海岸地貌演变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影响海岸风沙活动的多尺度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带珊瑚礁地区有利于以及不利于风沙活动的因素。本研究特别关注了珊瑚沙这一较少的研究领域,系统回顾了前人在珊瑚沙形态、起动风速以及风沙过程方面的研究。最后,本研究展望了在热带海岸风沙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强调了珊瑚沙蠕移过程、高湿度与盐度影响以及岛礁成丘机制的重要性。
三、报告专家简介

唐小南博士,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为国际水利工程研究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Springer期刊《Discover Applied Sciences》编辑,主持参与多项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面上项目。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河流治理,水环境与植被水流,洪水风险分析与管理;目前已经发表国际学术论文130余篇,并出版英文教材《工程流体力学》。他的研究成就获得广泛认可,于2009年获得享有国际声誉的由国际水利工程研究协会(IAHR)授予的 Harold Jan Schoemaker奖和英国土木工程协会(ICE)授予的Telford Premium奖,2016年荣获苏州市科教创新区高端人才集聚工程的“科教杰出人才”称号,2018年荣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8年度也入选苏州工业园区“十佳新人、十大新事”。2022年获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24与2025年度分别荣获西交利物浦大学杰出研究奖与优秀导师奖。

李柏良博士先后取得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学士,中科院地理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和美国 Texas A&M University地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他主要从事海岸风沙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曾经在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eolian Research, Geomorphology,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 50余篇,现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多项。
四、会议联系人
李启航 17743520004
IOA登录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香港分部
EN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