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第三届广州海洋科学与产业技术国际高端论坛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共同主办。秦大河、潘德炉、丁德文、陈十一、周成虎、张偲、杨志峰、魏辅文、孙金声、徐义刚院士及国内外海洋领域专家学者近5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


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海洋实验室主任张偲主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梁勤儒、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林波、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出席并致辞。在论坛开幕式上也举行了广州海洋实验室分别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共建“滨海与深海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海洋遥感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签约仪式。

本届论坛以“探索深海大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有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展板介绍、摘要选集等多种交流研讨模式,针对海洋科学、海洋资源、海洋工程装备以及碳中和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交流、研讨。
潘德炉院士主持论坛特邀报告,张偲、陈十一、魏辅文院士、朱伟林教授、罗续业研究员分别以《海洋烃类能源有序开发的“负碳”路径》《双碳目标与海上风电发展展望》《生态文明与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潜力分析》《我国深海深地探测技术优先发展方向探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海洋能源与资源”分会场由孙珍研究员、邓希光教授、袁浩然研究员主持,为保障国家海洋能源与资源安全,支撑海洋矿产资源与风能、波浪能等能源开发的基础研究和海岛能源资源化高效利用的应用研究展开科学探讨。“海洋地质演变与地质灾害防治”分会场由徐义刚院士和姚永坚教授主持,为探索南海地质演变过程机制,支撑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宝贵科学建议。“海洋环境与全球变化”分会场由杜岩研究员、杨骥教授、唐世林研究员主持,聚焦海洋环境和物理海洋研究,针对国际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海洋生物与生态”分会场会议由张偲院士、叶万辉研究员和周文良副研究员主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系统、陆海统筹海岸带保护与修复技术、冷泉生物组学及生态研究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机理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讨。“海洋技术与海工装备”分会场会议由孙金声院士(线上)、李硕研究员和杨华勇教授主持,针对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研发,深海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智慧海洋与综合利用”分会场由潘德炉院士和唐丹玲研究员主持,秦大河院士线上参会。分会场从风沙监测、生态巡查、遥感测深、海洋信息智能处理等方面探讨智慧海洋开发与利用。
为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本次论坛共遴选出9份青年优秀报告,徐义刚院士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张偲院士对青年学者寄予希望,希望他们大胆创新,小心求证,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进步。

本届论坛旨在加强国际海洋科技、工程与产业技术交流,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科学技术发展及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结构体系,谋划大湾区海洋产业布局重点,推动大湾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出谋献策,聚智引力,拓展湾区蓝色经济空间,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