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紧跟海洋科学发展前沿,紧扣国家海洋战略需求,专注于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与权益的综合遥感研究,聚焦南海U形海疆线关键区域,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系统探索海气相互作用、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及水合物资源勘探设备研发,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
      在理论研究方面,团队提出了“风泵生态效应”理论框架,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入揭示台风驱动南海生态环境变化的机制,为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技术创新方面,团队自主研发了领先水平的水下重力仪,获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为深海科学探索和资源探测提供了高精度支持。同时,团队推进海洋大气甲烷卫星遥感研究,揭示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团队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智能化数据分析深度结合,应用于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升生态监控与资源管理效率,为可持续渔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团队参与组织了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遥感中心、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现代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大平台的建设。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红鸟计划)、南方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二、研究方向
      1. 南海U形海疆线断面走廊及邻近海域的生物生态环境、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保护与权益等综合研究;
      2. 遥感的应用研究,包括海洋“风泵”生态环境效应、大气甲烷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发、海洋灾害监测预警;
      3. 现代化海洋牧场的综合研究,包括海洋仪器设备研发、海洋重力仪的研制、科研数据集成与智能分析平台建设;
三、研究团队:
PI:唐丹玲教授简历


唐丹玲 教授
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遥感中心主任
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广东省现代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南沙区高端领军(杰出)人才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资讯科技园海滨路1119号
电邮/邮箱: lingzistdl@126.com
 
个人简介:
      唐丹玲博士/教授(二级),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美国罗德岛大学博士后,日本东北大学副研究员,曾经担任复旦大学海外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百人计划专家。长期从事海洋生态卫星遥感、生物海洋学研究,关注浮游植物藻华的海洋动力与全球环境变化、台风生态效应与海洋灾害应急管理, 积极推动“海洋遥感生态学科”这个新交叉学科的发展。主持多个南海科学考察航次,发表SCI/EI论文200多篇,进入ESI全球环境生态领域Top1%高引用率科学家名录;发表专利十余项;撰写5部中英文专著,合著16部英文专著,主编一期SCI英文专辑。
      在海洋生态遥感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担任过全球海洋遥感协会Pan Ocean Remote Sensing Conference Association(PORSEC)、太平洋海洋科学技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PACON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主席和主要负责人,被聘为联合国多个重大项目的专家,获得国际海洋服务奖(Ocean Service Award)、扎耶德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银质奖章)、两个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个国际、国内奖项,科学贡献获国际科联期刊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专题配图介绍。
      研究方向:海洋生态环境遥感
近年主要主持项目:
      1.“广东特支计划”本土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南海U形线断面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资源与权益综合研究”,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负责人);
      2.南海生态环境权益遥感综合研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引进高端领军人才项目(项目负责人);
      3.广东省重点海域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2022)项目“基于卫星遥感的粤西地区互花米草长时序扩散/演化研究”,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负责人);
      4.南海北部海洋大气甲烷卫星遥感监测研究,广州市南沙区科技局;
      5.面向河口海岸入海陆源污染的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与应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课题负责人);
      6.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巡查关键技术与应用,广州海洋实验室2019年度人才团队引进项目(课题负责人);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遥感与航次结合的南海U形海疆线的环境生态研究”(项目负责人);
      8.其他科研项目40余项。
科研成果:
(1)代表性论文
      1.Modeling Ocean Cooling Induced by Tropical Cyclone Wind Pump Using Explainabl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vol. 62, pp. 1-17, 2024, Art no. 4202317,通讯作者
      2.Composite Analysis-Based Machine Learning for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Induced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发表于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VOL. 16, 2023,通讯作者
      3.A case study of Chlorophyll a response to tropical cyclone Wind Pump considering Kuroshio invasion and air-sea heat exchange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Volume 741, 1 November 2020, 140290,通讯作者
      4.Dissolved oxygen responses to tropical cyclones "Wind Pump" on preexisting发表于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Volume 146, September 2019, Pages 838-847,通讯作者
      5.国界线和行政区线表示南海U形海疆线的地图发表于科学通报,2018,63(09),通讯作者
      6.Enhanced sea-air CO2 exchange influenced by a tropical depress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发表于J.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Volume119, Issue10, October 2014, Pages 6792-6804,通讯作者 
      7.Offshore and nearshore chlorophyll increases induced by typhoon and typhoon rain发表于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Vol. 333: 61-74, 2007,通讯作者 
      8.Season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lorophyll a and water conditions in the Gulf of Tonkin, South China Sea发表于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85 (2003) 475 -483,通讯作者 
      9.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 of winter phytoplankton blooms southwest of the Luzon  Strait in the SCS发表于Ecology Progress Series,Vol. 191: 43-51, 1999,通讯作者
      10.其他SCI/EI论文200多篇
(2)主要专利
      1.一种水下重力动态测量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24112719565,受理;
      2.一种水气平衡装置的补气工具、补气方法和水气平衡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410798463.0;
      3.多孔结构中波浪运动的场景生成、预测、验证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24103450884,受理;
      4.一种水体-大气界面甲烷气体通量的原位监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2023224451746,受理;
      5.无人船载多参数水环境专用在线监测仪,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410481596.5;
      6.一种对抗生成网络和图神经网络结合的遥感数据重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311854062.4;
      7.海水中甲烷浓度原位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2322262165.3;
      8.海洋剖面甲烷立体实时监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2322331884.6;
      9.一种海洋资源分布与生态环境大数据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410319018.1;
      10.一种基于海表大气甲烷浓度的监测设备,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311240160.9;
      11.一种海上甲烷气浓度监测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311237717.3;
(3)主要软件著作
      1.涉南海多语种舆情分析系统V1.0登记号:2024SR1500105,2024.10.11;
      2.重大台风灾害应急响应集成系统V1.0,登记号:2012SR128022,2012.12.19;
      3.广东台风路径查询与损失评估系统V1.0,登记号:2016SR189394,2016.7.21;
主要获奖情况:
      1.第二届全国创先争先奖(银质奖章),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共同颁发;
      2.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南海及临近海域藻华形成演变过程机制与遥感监测方法),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完成人;
      3.海洋强省建设表现突出个人,2023年,广东省海洋工作领导小组;
      4.2023年度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粤港澳与北部湾海岸带生态环境动态遥感监测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自然资源部,5/15;
      5.第十二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6.杰出科学家奖International-Distinguishing Member Award,2014年,太平洋海洋科学技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PACON;
      7.国际海洋服务奖Ocean Service Award,2007年,太平洋海洋科学技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PACON;
      8.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南海区域海洋生物种群多样性与生产机制),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
      9.联合国环境奖—扎耶德奖Zayed Award Diploma,2006年


 

Copyright 1996 -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20424号
主办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地址 :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资讯科技园海滨路1119号  邮编:511458
电话 : 020-39392776(综合部)    传真:020-31953007    Email : support@gmlab.ac.cn